2025-10-22
10月22日即将登场的UGC体系「千星奇域」,无疑是《原神》近期最受争议的玩法革新。
从UGC创作平台的定位到纯外观付费的设计,这个被玩家戏称为"原神内置小游戏合集"的模块,既承载着米哈游拓展游戏边界的野心,也一度陷入"会不会跟大世界割裂、重蹈七圣召唤覆辙"的舆论漩涡。
不过随着创作体验服先跑了一个月,关于它的潜力与深度,玩家们的怀疑正在被各种天马行空的玩家作品消解……
零编程基础真能做出MOBA、视觉小说?
这个“内置编辑器”到底藏着多少可能?
划重点一:零基础,用千星奇域做出一堆游戏
一个月前,我们17173也受邀抢先体验了千星奇域
初次打开“千星沙箱”编辑器时,面对密密麻麻的功能区块和逻辑节点,确实有些无从下手。毕竟我们编辑团队几乎都不懂编程。
但在啃完官方提供的基础指引说明书后,情况很快有了改观。我们发现,除了设计新技能需要在节点图上稍加研究,从搭建场景到设置怪物行为,大部分流程都能直接调用编辑器内置的资源,轻松拖拽完成。
短时间内,我们就捣鼓出几个像模像样的作品,上手门槛确实不高。
当然,距离官方宣传片中那种完整、精致的小游戏demo,还差得很远。
但令人意外的是,体验服才开放一个月,玩家们从零开始做出的东西,已经远不止“像样”的程度。
换句话说,这届玩家的创造力,加上千星沙箱本身的性能,实在有点超出预期。
还记得最早的90秒宣传片里,官方展示了换装、塔防、MOBA、非对称对抗、CS、自走棋、植物大战僵尸、足球等多种玩法原型。
而如今,不仅有玩家用UGC做了有过场动画的玩法,用零散组件拼出官方未实装的“隐藏菜谱”,还手搓出了飞剑、坦克大炮等原神世界观里没有的东西……!
最离谱的还是那些早已在尘歌壶里大展身手的壶佬们,简直来到了自己的精神老家。
在摆脱负载限制后,这群玩家不仅延续了高超的搭建审美,更在玩法设计上彻底放飞。
有沉浸感十足的微恐视觉小说:
有能支持一百分钟以上游玩的模拟经营、胡闹厨房like:
有试图用特定的原神素材,实现手K动作的原神版CS:
还有打击感青涩但能打得有来有回十分热血的格斗游戏:
甚至连MOBA地图都安排好了,只等着这些角色进入千星奇域——上单腕豪(莱欧斯利),打野豹女(希诺宁),中单蛇女(奈芙尔),下路寒冰(甘雨),辅助机器人(伊涅芙)/牛头(瓦蕾莎)……
最让人惊讶的,是这些作品大多出自零基础玩家之手。
他们没有专业背景,只是花了一个月时间摸索,就把不可能变成了“我已经打完了”。
而这,才只是第一代编辑器。
目前已有创作者发现,可以导出常用素材模板,避免重复劳动。
官方也明确表示会持续升级创作激励计划。这也意味着,UGC生态不再只靠为爱发电,而是能真正支撑起一批专注创作的玩家。
所以当新版本临近,我们看到的不是冷启动,而是一大批创作者早已准备就绪,纷纷放出正儿八经的预告片,只为等这一天。既是对自己作品的宣传,也顺带自发宣传了原神的新版本。
今后,官方没实现的脑洞,玩家大可直奔创作者评论区“许愿”。
事实上,已经有人这么做了。
我就等一个巨佬,把哈利波特全书的剧情都搬进去了!
千星奇遇离谱就离谱在,理论上它什么都能实现,属于玩家的创作时代开始了。
未来,“万物皆可原神”或许不再是一句玩笑。
当然,依然有人会问:这些玩家自制的游戏,真的好玩吗?
我认为,现阶段我们对它的定义,确实可以是“原神内置4399小游戏”,但它是对很多轻量级小程序游戏是降维打击的,毕竟这些由玩家创造的游戏,既没有烦人的广告,画质更优,玩法更自由,还披着一层原神的皮。
它更深层的意义在于,把玩家从“消费者”变成“创作者”。
(吸引到一群其他游戏的创作者)
过去五年,我们见过太多玩家自设角色、自编剧情、自制MOD的想象,而千星奇域是米哈游第一次为这些民间创意,搭起一个官方的舞台。
担心不懂编程?编辑器本身进行了大量简化,纯模块化拖拽、节点连线即可完成逻辑设计,官方还配套提供创作文档与视频教程。
这一次,米哈游把抛射物、碰撞逻辑等容易出bug的部分都封装好了,并将原神的部分代码打包成可自由组合的组件,资源全部免费开放。这对那些脑洞大开的创作者,或是单纯喜欢泡在原神里的玩家来说,无疑是一片沃土。
而官方出于平衡考虑未能实现的高难玩法,在民间创作者手中或许将真正落地,比如很多人期待已久的“地狱级关卡”。
当然,更自由的创作环境也意味着更多不可控的声音。当每个人都可成为策划,与创作者互喷的情况或许也难以避免。
毕竟被解放的,从来不止是创造力。
划重点二:从七圣召唤到千星奇域,米哈游这次换思路了?
有创作热情的玩家在前方开路,普通玩家要做的就简单多了——在你喜欢的作品评论区,大声说出你想尝试的玩法,然后尽情体验。
不过,仍有不少对玩法不感冒、更看重剧情与角色的玩家心存顾虑:“做得不好,不过是又多了一个无人问津的七圣召唤罢了。”
的确,《七圣召唤》上线时也曾被寄予厚望,但如今多数玩家仅在活动期间短暂回归,日常活跃度堪忧。
我们认为,七圣召唤的问题在于,在一个以内容消费为主的游戏里,强行植入了一个高门槛、强竞技的系统。它要求玩家遵守规则,而不是表达自己。
而千星奇域的聪明之处在于,它不强迫任何人参与,也不要求你会编程或懂设计。你可以只是换套皮肤、拍张照片、试玩一张别人做的地图。它的吸引力不在胜负,而在参与感;绑定的是你对角色的情感、对审美的偏好、对创造的想象。这是一种轻量级的情感投射,而非硬核挑战。
也正因此,尽管目前千星奇域与原神本体之间仍存在割裂感,比如角色无法直接进入创作空间,但这种隔阂并非不可化解。一方面,它调用的仍是原神过去五年积累的美术资源,视觉上足够熟悉;另一方面,据官方透露,在月之四版本后玩家就能用自己的角色进入奇域世界。
一旦实现,体验闭环将进一步收拢。
可以看出,米哈游对这个玩法是有个长线规划的,它不追求短期爆发,而是试图构建“少数人创作+多数人体验”的可持续生态。相比七圣召唤的高开低走,千星奇域更像一场缓慢生长的实验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。若后续运营跟不上,比如推荐机制混乱、创作者激励缺失、优质内容难以曝光,仍可能沦为坟场。
而对于不想参与的玩家来说,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是:不玩,会错过什么?
目前来看,千星奇域提供的直接奖励极为有限。一是奇偶升级送的三颗相遇之缘,二是头像,可以给奇偶拍照当头像。另外,没有原石奖励。换句话说,不下载、不参与,几乎不会影响你在原神主线中的进度与资源获取。
不过,这引出了另一个更现实的顾虑——内存负担。
毕竟,原神手机端已超30GB,PC客户端超过100GB。在这种情况下,新增功能是否会进一步压榨设备空间?这是许多玩家心头的疑问。
(这次新版本的预下载资源包)
值得说明的是,千星奇域采用模块化设计,可独立下载。你不感兴趣,就完全不必安装。更重要的是,它所依赖的都是游戏已有资产,角色模型、场景元件、特效资源等均来自本体。所谓的“创作游戏”,本质上是交互逻辑的排列组合,单个作品体积可能仅有几百KB到几MB,应该达不到动辄数百MB甚至上G的程度。
技术上看,它更像是“用旧积木搭新房子”,而非重建一座城。所以,从设计逻辑到资源利用,千星奇域似乎已经避开了七圣召唤的部分陷阱。
但它能否真正激活社区活力,而不是再次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局?接下来,我们得直面那些藏在玩家犹豫背后的真正担忧。
划重点三:新增付费逻辑与隐性风险,玩家在怕什么?
如果你是被千星奇域中丰富的UGC玩法吸引而来,就不得不面对原神在这套全新系统中,做出的一系列“不太米氏”尝试。
在增长见顶、回流困难的2025年,原神也不得不突破自身的边界,探索更多可能性。
而这一次,它选择了“社交”。
在千星奇域中,玩家不仅可以在公共大厅选择多样地图、与其他玩家实时互动,还能在新增的奇域大厅中结识新伙伴,极大弥补了原神过去在社交层面的薄弱。当然,官方也保留了一份克制,玩家仍可创建个人大厅,自由布置场景与背景音乐,独自或仅与好友共处一隅,避免陌生社交。
然而,社交的拓展也带来了新的体系与压力。作品挑战排行榜、服装抽卡+通行证+限定商城构成的三重付费结构,以及多人环境中难以忽视的“展示焦虑”。
可以说,以往《原神》在给角色出皮肤时有多克制,在千星奇域的首波亮相中,给奇偶上新套装就有多疯狂。
而且,除开抽卡外,社区普遍反映,奇偶外观定价较高且建模精度堪比NPC,有的时装更有一种把角色服装随便改改就给奇偶用的感觉。
虽说要给创作者发钱,千星奇域的氪金项也只有外观,但在2025年还能看到这种水平的服装设计,颇有种用低成本复刻换取高溢价销售的嫌疑。
就目前的信息来看,限定套装和商城里的一些五星套装只能通过氪金获取,只有常驻套装才能通过做任务肝材料获得。
更重要的是,抽卡规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- 常驻池最高品质为4星,仅限定池可抽取5星;
- 两池货币不互通,常驻货币可游戏内获取,限定货币需充值,且不与“创世结晶”通用;
- 常驻池70抽保底4星,5次保底中优先出未重复的4星;
- 限定池70抽保底5星,保底次数跨池共享。
换句话说,一套五星限定装扮可能要付出上千元成本。
此外,人偶性别虽可切换,但限定服装需分别抽取,同一套时装,男女各算一个独立卡池。
套装还设有染色+特效的“升炼效果”,类似命座机制,变相拉高满配成本。
游戏还新增“赠礼”玩法。在特定模式下,抽得物品可直接赠予好友,但需满足默契度要求,且无法使用折扣。
好在有一个缓冲机制,购买原神本体大月卡后,将自动同步激活千星奇域的大月卡权益,包含基础资源与若干常驻套装。购买千星奇域的大月卡,也会给原神大月卡优惠。这既降低了入门门槛,也是一种巧妙的捆绑促销。
当然,如果你不在意社交展示,以上这些设计或许可以忽略。但一旦开始在意他人眼光,米哈游这套“付费组合拳”就可能精准击中你的钱包。
在现代游戏设计中,社交系统早已不仅是增加玩家黏性的工具,更是驱动付费的重要引擎。
当玩家处于群体环境中,“展示自我”的需求会被放大,从而激发对稀缺外观、特效装饰的购买意愿。这正是“社交展示焦虑”的商业转化。
米哈游在千星奇域中引入UGC+社交+多重付费的模式,本质是将单机向内容逐步转向轻社交化运营,通过营造社群氛围,构建外观消费的合理性。
而限定机制、分层卡池与赠礼功能,则进一步强化了付费的仪式感与稀缺性,在扩大收入来源的同时,也测试着玩家对高定价外观的接受边界。
课后总结:
原神已经很火了,想要把原神带到一个新高度很难。千星奇域无疑是《原神》上线五年来最大胆的一次尝试,它不再满足于“做好一个游戏”,而是试图打造一个由玩家驱动的平台生态。
它可能失败,因为UGC生态的冷启动太难,因为玩家的热情会消退,因为商业利益终将侵蚀创作自由。
但它也可能成功,因为每一个曾幻想“如果我能设计一个游戏”的玩家,都值得一个舞台。
它的成败,将决定原神能否从内容消费走向内容生态。
屏幕前的你,会去尝试原神的这次UGC实验吗?
蛟龙弄潮 《逍遥情缘》没想到居然可以将龙养作宠物!
10-22
《红色沙漠》发布28分钟实机演示,单挑三大全新BOSS
10-22
《自由足球怀旧服》10月22日万圣节新版上线!新特殊角色足球精灵闪亮登场!
10-22
《幻兽帕鲁》手游确认亮相G-STAR 2025,现场将开放试玩
10-22
《封神榜2》今日开放下载,经典IP引爆玩家期待
10-22
经典回合《西游3》三大种族定位解析,萌少老鸟都能速成!
10-22
全地区登顶+炸服,新的爆款二游要诞生了吗?
10-22
三端互通,逆天改命!网易首款3DMMO全面升级为《天下:万象》
10-22
互动影游《有这么一个家伙》今日Steam上线
10-22
真人互动冒险游戏《心之岛》将于2026年春季推出
10-22